发布时间:
2013-04-13
2013年4月8日至4月13日, 公司组织了2012年度销售冠军团队及总部各部门负责人一行24人参加了印度金山角豪华游。这是我司第四年组织上一年度销售冠、亚、季军,全年任务完成率冠、亚、季军,重点单品种销售前三名,普通单品种销售冠军及优秀学术专员等参加国外精华游(另评选出了八位优秀地区经理将与总部先进个人一起参加国内精华游)。
自去年9.18取消了原定的日本游后,一直在寻找今年的旅游国家。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另外古印度还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加上当今印度还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所以最终选择了印度之行。
8号晚上七点多我们一行24人,从广州直飞印度首都德里,六小时后到达甘地机场时已是北京时间1点整,印度时间22:30。一小时后当我们走出机场大厅时,迎面扑来的热风,马上让我们感受到了印度初夏的炎热。当我们赶到酒店洗漱完毕时已是印度时间1点整,想到六点就得起床,便预料到这次印度之行注定就是不同寻常。
4月8日印度时间22:30,终于达到印度甘地机场入境大厅,莲花指在欢迎我们?
第二天早上七点,我们乘坐印度最大的集团公司塔塔集团生产的大巴前往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浦尔。我们这次的行程是德里、斋浦尔、阿格拉三地,它们的地理位置呈三角形,两两相距皆为250公里左右,故称其为印度金三角。前往斋浦尔的途中首先参观了德里的印度门(叫India Gate。孟买还有一个印度门,叫Gate of India,1911年为纪念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到访而建)。德里印度门建于1921年,高42米,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丧生的7万名印度士兵。印度门也是新德里和旧德里的分界线,左面古城,右面新都,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被标注被放大,德里一个城市,两个世界。留影完毕,我们沿着酷似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的中央政府大道,一路缓慢车观总统府、国会大厦、各国大使馆等。沿途美景的确令人心旷神怡,但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旧德里的破旧和脏乱差。到处可见印度人在街边、公路旁随地小便,处处都是狭窄的公路或街道(很少超过双向四车道的),满大街的挤满了人却没有车门的破公交、车头画有五颜六色鲜艳图案的破卡车,低排量的短小汽车、三轮车、人力车、摩托车、马车,二三层高的破旧建筑等等,总之,德里是一座现代与落后并存、贫富差距明显,混乱不堪的色彩鲜明的城市。
印度国会大厦
印度街景
经过近七小时的长途跋涉(相当于广州到韶关),下午两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被称为“粉红城市”拉贾斯坦邦的首府——斋浦尔。斋浦尔在中世纪,这座城市并不是粉红色的,直至1876年时,为了迎接即将到访的英国威尔斯王子,斋浦尔王公下令将旧城内所有的建筑物都涂上粉红色,并且绘上白色的边纹和图案。当我们进入斋浦尔城,果然满眼都是粉红色建筑。斋浦尔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土邦主占地为王,在各自的领地建造了坚固的城堡和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琥珀堡最为雄伟。琥珀堡位于斋浦尔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由MAN SINGH 国王于1592年始建的。由于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称之为琥珀堡。琥珀堡里面最为著名的是1675年建的玻璃的宫殿,宫墙上有无数面小镜子,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非常漂亮。其镶嵌镜片和彩色宝石手法,与泰姬陵如出一辙。只需燃起一点烛光,即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观。我们分三辆吉普车登上琥珀堡。只见宫殿所有的墙、柱、门、窗都刻有漂亮的图案,看着土邦王和王妃华丽的寝宫,可以想象当年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奢华。不知在那一座座神秘的宫殿里,发生过多少不为民间百姓所知的故事?
1675年建的玻璃的宫殿
琥珀堡归来,导游又带我们参观了位于斋浦尔市中心的建于1799年的风之宫殿(Wind Palace)及宫殿两旁的步行街。风之宫殿是18世纪中叶的建筑,名为“宫殿”,其实只是一幅“墙”,墙上密密麻麻布满953扇窗,墙后也没有壮观大堂,没有华丽房间,只有如蜜蜂巢般的窗户,这些窗户是用红砂石镂空而成,呈半个八角形。因其巧妙的设计(窗户很多),使得宫殿内任何地方皆有风吹入。倘若遇上狂风吹袭,只要将窗户都打开,大风就会吹过前后窗门而不至将宫殿吹倒。皇宫内众多王妃可以俯瞰街景和庆典,又可以不被丈夫以外的男子看到自己的面容,当然窄小的窗户满足妇女们的好奇心,但厚厚的墙壁则隔绝了她们抛头露面的机会。宫殿两侧的步行街则名不副实,名为步行街,实则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由于没有人行道,等了很多才能过对面去。但步行街上的小贩,虽不会强买强卖,但那种死缠烂打,永不放弃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销售经理认真学习。
第三天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印度比拉神庙。这座寺庙是1986年由比拉家族修建,是一座比较新的印度教寺庙。比拉神庙依山而建,在深绿色山体的衬托下,洁白的比拉神庙更突显其圣洁和巍然。从比拉庙四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图案上可以看出世界信徒数量第三多的宗教——印度教,其实包容性很强,因为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穆罕默德、耶稣、释迦摩尼还有孔子的全身像。另外,整座建筑是由三座不同宗教风格的建筑连成一体,寺庙左边顶部最高的是印度教的代表,中间是佛教格调,而最右边的则又是伊斯兰教的风格,好一个宗教大团结。我们同其他信徒一起脱鞋走进比拉神庙,共同感受印度教徒神圣的祈祷过程。
离开比拉神庙后,又参观了另一个令人震撼的景点:天文台。此天文台由斋浦尔王公——拉贾.沙瓦.杰.辛格二世于公元1726至1734年所建。共有14个几何仪器,分别用于测量时间、预测日食、跟踪轨道上的星体、测量行星的偏转角、确定天体的高度以及相关的数据等。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类似于中国的日晷,想到我国南宋时期就有关于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比印度的日晷整整早了五百余年,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印度导游随便选了几个仪器给我们测量时间,竟一分不差!另外,整个天文台建筑设计非常精美,随手一拍就是一幅漂亮的明信片。
接着我们参观了城市宫殿博物馆。博物馆主要展示有历代斋浦尔王公的武器,还有皇家使用的大象坐垫、服饰、披肩、玻璃器皿手稿等绘画作品。走进博物馆,最受人瞩目的是展示在私人大厅里的两只世界最大的水缸,都是纯银打造的。1920年,马德侯.辛格二世王公准备前往伦敦参加爱德华加冕典礼时,为了沿途都能喝到圣水或用圣水沐浴净身,所以特别打造这2只大水缸,以盛装恒河的圣水。
城市宫殿博物馆其实就是原来的皇宫,建筑奢华
午餐后,我们又开始了五个多小时的长途旅行,晚上六点整到达另一个城市阿格拉。从16世纪到18世纪初,阿格拉一直是印度首都。这里融合了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与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但进入阿格拉城时的所见所闻,令人难以相信这里曾是统治全印度几百年的莫卧儿王朝的首都所在地,就同印度独立前的首都旧德里一样,同样是脏、乱、差!只不过更小一点罢了。
晚上18:40,我们在阿格拉kalakriti剧院观看了以泰姬陵为主题的《爱的故事(the saga of love)》,第一次近距离欣赏了精彩的印度舞蹈,只是电脑般生硬的中文同声翻译,令人感到美中不足。
第四天早上,我们终于开始了寻梦之旅,参观了来印度之前最想看到的,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四百多年前,阿格拉曾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首都。“莫卧儿”是蒙古的意思,莫卧儿王朝是帖木儿(铁木真七世女系的驸马,自称是成吉思汗家族后裔,是突厥化的蒙古人)的直系六世孙巴布尔于16世纪创立的。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贾汗于1631年为其王后泰姬•玛哈尔建造的。泰姬陵向世人展示着一段凄美的帝王爱情故事。沙贾汗登位前就与泰姬共患难、同甘苦,终成大业后,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时年仅38岁。在她婚后十八年里,共为沙贾汗生下十四个子女,存活的只有四男三女。沙贾汗为寄托哀思,动用两万民工,费时22年,修建了这座永传于世的泰姬陵。他把这个宏伟的建筑留给了历史,把一片美丽的梦幻赠给了全人类。沙贾汗自泰姬死后,再也没有续娶。据说他在距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红堡——莫卧儿王朝的皇宫里,每天都会坐在八角亭内,遥望美丽的泰姬陵园,倾诉思念之情。
不同角度下的泰姬陵
泰姬陵后面是亚穆纳河
泰姬陵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陵前有清澈见底的水池,倒映着的泰姬陵墓圆形的身影,就像洁白的荷花,在池中竞放。进入陵区,仿佛身临白色梦境。陵墓寝宫精美的雕刻,都配饰了贵重的水晶、玛瑙、珊瑚、宝石、翡翠、黄金等。墓石上雕刻的茉莉花、玫瑰花、罂粟花都是用宝石拼成的。
无论在亚洲或欧洲,都不乏有四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但大多经受不住岁月的摧残和历史的剥蚀,今天能展现给世人的,都只能是其老态、颓败的身形。可是眼前的泰姬陵,好像历史仍被定格在1631年,近四百年的风雨,竟未能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她仍像一朵出水芙蓉,光彩夺目,清新洁白,动人心魄。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泰姬陵,紧接着去参观古皇都所在地——阿格拉红堡。阿格拉红堡位于印度恒河最长的支流——亚穆纳河西岸,与泰姬陵遥遥相望,在泰姬陵西北2.5公里,是印度三大红堡之一,全部用红色砂岩建成。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它的建造与使用历经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沙贾汗、贾汉吉尔、奥朗则布等多位皇帝。城门和城墙为阿克巴大帝所建,结合了印度和中亚的建筑风格。沙贾汗晚年被儿子奥朗则布囚禁于此,在八角亭上眺望泰姬陵度过了8年余生。这座城堡雄伟壮观,处处隐藏着防卫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沙贾汗晚年被儿子奥朗则布囚禁于此,在这个八角亭上眺望泰姬陵度过了8年余生
参观返回的路上,见识了真正的舞蛇者
午餐后,立即返还德里。这次终于感受了一次印度的高速公路(今年一月份才开通)。同样的250公里,第一次花了七小时,第二次五小时,第三次走高速路只用4小时了(皆为水泥路面,最高限速100公里/每小时)。
到了德里,又参观了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甘地陵只是一个象征性陵墓,里面并没有埋葬甘地的遗体。按印度教风俗,死者必须在死后24 小时内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入圣河。甘地被暗杀后,就在这里火化,他的骨灰分别撒在恒河和印度最南端科摩林角附近的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三个海水会合的洋面上。我们脱掉鞋子,赤脚走进陵园,向这位伟人深深鞠躬以示悼念。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
在印度,所见最多的是寺庙,人人都有宗教信仰,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在德里,我们还游览了一座很有特色的寺庙,其外貌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庙”。它高34.27米,底座直径74米,由三层花瓣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莲花庙的内部设置十分简单,只是一个高大空阔的圣殿,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等装饰性物件。惟有光滑的地板上安放着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长椅。进庙的教徒以及参观的人也不需进行任何特殊的仪式,只要脱鞋进殿,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后沉思默祷即可。
德里标记性建筑——莲花庙
印度金三角之行很快就结束了,还有几点让我们印象深刻:一是印度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较好,即便在城市之中,人与各种动物和睦相处。二是印度人口众多,贫富差距显著,但感觉印度人很乐观,很满足。印度教徒(占印度人口的80%以上)都是素食者,不抽烟,不喝酒。三是印度人待人很热情,可能是我们全程都住五星级宾馆吧,我们见到任何人,对方都主动向你问好。当然,印度在基础建设方面离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去了一趟印度,也让我们多了一份自信及满足。
更多新闻
pg电子集团OTC业务中心2024年度(徐州)全国营销工作会议圆满成功
pg电子集团营销中心2025年全国营销启动大会圆满召开!
冬日暖阳下,大沙河畔情